直接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
同時兼容安卓與蘋果系統(tǒng)
1、直接輸入 m.daliedu.cn
2、掃描左側二維碼,登陸大立教育官網手機端
2015年全國安全工程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試卷
《安全生產技術》必做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機械設備防護罩應盡量采用封閉結構,當現場需要采用安全防護網時,應滿足網眼開口尺寸和安全距離的需要。某車間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網采用橢圓形孔,橢圓孔長軸尺寸為20mma短軸尺寸為13mm,與機械傳動裝置的安全距離為30mm。該防護網能有效防護人體的部位是( )。
A.手掌(不含第一掌指關節(jié))、手指尖 B.上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關節(jié))
C.手掌(不含第一掌指關節(jié))、手指 D.手指、手指尖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機械傷害類型及預防對策。當橢圓形孔短軸尺寸大于12.5mm時,可防護人體的手掌(不含第一掌指關節(jié))、上肢、足尖。
2.為了保證廠區(qū)內車輛行駛、人員流動、消防滅火和救災,以及安全運送材料等需要,企業(yè)的廠區(qū)和車間都必須設置完好的通道,車間內人行通道寬度至少應大于( )。
A.0.5m B.0.8m
C.1.0m D.12m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機械制造場所安全技術。車間安全通道的要求:一般人行通道的寬度>1m。
3.機床運轉過程中,轉速、溫度、聲音等應保持正常。異常聲音,特別是撞擊聲的出現往往表明機床已經處于比較嚴重的不安全狀態(tài)。下列情況中,能發(fā)出撞擊聲的是( )。
A.零部件松動脫落 B.潤滑油變質
C.零部件磨損 D.負載太大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金屬切削機床的危險因素。零部件松動脫落、進入異物、轉子不平衡均可能產生撞擊聲.
4.沖壓事故可能發(fā)生在沖壓設備的不同危險部位,且以發(fā)生在沖頭下行過程中傷害操作工人手部的事故最多。下列危險因素中,與沖手事故無直接關系的是( )。
A.應用剛性離合器 B.模具設計不合理
C.機械零件受到強烈振動而損壞 D.電源開關失靈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沖壓作業(yè)的危險因素。設備的開關控制系統(tǒng)由于人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誤操作。
5.沖壓作業(yè)有多種安全技術措施。其中,機械防護裝置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但存在某些不足,如對作業(yè)影響較大,應用有一定局限性等。下列裝置中,不屬于機械防護類型的是( )。
A.推手式保護裝置 B.擺桿護手裝置
C.雙手按鈕式保護裝置 D.拉手安全裝置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沖壓作業(yè)安全技術措施.機械式防護裝置主要有推手式保護裝置、擺桿護手裝置、拉手安全裝置。
6.木工平刨刀具主軸轉速高,手工送料、木料質地不均勻等給木工平刨操作帶來安全風險,為預防事故應采取全面的安全措施。下列關于木工平刨的安全技術措施中,錯誤的是( )。
A.采用安全送料裝置替代徒手送料 B.必要位置裝設防護套或防護罩、防護擋板
C.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超過刀軸外緣3mm D.刀具主軸為圓截面軸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木工機械安全技術措施。選項C錯誤,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過刀軸外徑1.1mm。
7.鑄造是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是將熔融的金屬注入、壓入或吸入鑄模的空腔中使之成型的加工方法。鑄造作業(yè)過程中存在著多種危險有害因素,下列備組危險有害因素中,全部存在于鑄造作業(yè)中的是( )
A.火災爆炸、灼燙、機械傷害、塵毒危害、噪聲振動、高溫和熱輻射
B.火災爆炸、灼燙、機械傷害、塵毒危害、噪聲振動、電離輻射
C.火災爆炸、灼燙、機械傷害、苯中毒、噪聲振動、高溫和熱輻射
D.粉塵爆炸、灼燙、機械傷害、塵毒危害、噪聲振動、電離輻射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鑄造作業(yè)危險有害因素。鑄造作業(yè)危險有害因素包括:火災及爆炸,灼燙,機械傷害,高處墜落,塵毒危害,噪聲振動,高溫和熱輻射。
8.鍛造加工過程中,機械設備、工具或工件的錯誤選擇和使用,人的違章操作等,都可能導致傷害。下列傷害類型中,鍛造過程不易發(fā)生的是( )
A.送料過程中造成的砸傷 B.輔助工具打飛擊傷
C.造型機軋傷 D.錘桿斷裂擊傷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鍛造的危險有害因素。鍛造中的機械傷害包括:鍛錘錘頭擊傷;打飛鍛件傷人;輔助工具打飛擊傷;模具、沖頭打崩、損壞傷人;原料、鍛件等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砸傷;操作桿打傷、錘桿斷裂擊傷等。
9.我國國家標淮綜合考慮到作業(yè)時間和單項動作能量消耗,應用體力勞動強度指數將各體力勞動強度分為I、II、Ⅲ,Ⅳ四級。重體力勞動的體力勞動強度指數為20-25,級別是( )級。
A.工 B.II
C.III D.Ⅳ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的生理特性。I級(I≤15),II級(I=15~20),III級(I=20~25),Ⅳ級(1>25).
10.疲勞分為肌肉疲勞和精神疲勞。下列措施中,不屬于消除精神疲勞的是( )。
A.播放音樂克服作業(yè)的單調乏昧 B.不斷提示工作的危險性
C.科學地安排環(huán)境色彩 D.科學地安排作業(yè)場所布局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的生理特性。消除疲勞的途徑:在進行顯示器和控制器設計時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心理因素;通過改變操作內容、播放音樂等手段克服單調乏味的作業(yè);改善工作環(huán)境,科學地安排環(huán)境色彩、環(huán)境裝飾及作業(yè)場所的布局,合理的溫濕度,充足的光照等;避免超負荷的體力或腦力勞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等。
11.通過對機械設備的危害因素進行全面分析,采用智能設計手段,使機器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發(fā)揮預定功能,保證誤操作時機器和人身均安全。上述概念較完整地反應了現代機械安全原理關于機械安全特性中的( )。
A.系統(tǒng)性 B.防護性
C.友善性 D.整體性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機械安全的定義及特性。防護性:通過對機械危險的智能化設計,應使機器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發(fā)揮預定功能,包括誤操作時,其機器和人身均是安全的,使人對勞動環(huán)境、勞動內容和主動地位的保障得到不斷改善。
12.人機系統(tǒng)是由人和機器構成并依賴于人機之間相互作用而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統(tǒng)。按照人機系統(tǒng)可靠性設計的基本原則,為提高可靠性,宜采用的高可靠度結構組合方式為( )。
A.信息反饋、技術經濟性、自動保險裝置 B.冗余設計、整體防護裝置、技術經濟性
C.信息信號、整體防護裝置、故障安全裝置 D.冗余設計、故障安全裝置、自動保險裝置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機系統(tǒng)可靠性設計基本原則。高可靠性方式原則:為提高可靠性,宜采用冗余設計、故障安全裝置、自動保險裝置等高可靠度結構組合方式。
13.機械本質安全是指機械的設計者,在設計階段采取措施消除隱患的一種實現機械安全的方法。下列關于機械本質安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過培訓提高人們辨識危險的能力 B.使運動部件處于封閉狀態(tài)
C.采取必要的行動增強避免傷害的自覺性 D.對機器使用警示標志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機械傷害類型及預防對策。實現機械本質安全:(1)除產生危險的原因;(2)減少或消除接觸機器的危險部件的次數;(3)使人們難以接近機器的危險部位或接近也不導致傷害;(4)提供保護裝置或者個人防護裝備。
14.因視覺環(huán)境的特點,使作業(yè)人員的瞳孔短時間縮小,從而降低視網膜上的照度,導致視覺模糊,視物不清楚。這種現象稱為( )。
A.視錯覺 B.眩光效應
C.明適應 D.暗適應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的生理特性。眩光造成的有害影響主要有:破壞暗適應,產生視覺后像;降低視網膜上的照度;減弱觀察物體與背景的對比度,觀察物體時產生模糊感覺等。
15.下圖表示人的室顫電流與電流持續(xù)時間的關系。該圖表明,當電流持續(xù)時間超過心臟搏動周,人的室顫電流約為( )。
A.550MA B.500MA
C.450MA D.50MA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觸電。當電流持續(xù)時間超過心臟周期時,室顫電流僅為50mA左右,當持續(xù)時間短于心臟周期時,室顫電流為數百mA.
16.雷電放電,特別是積云對地面設施等物件的放電可能導致火災和爆炸、人身傷亡、設施毀壞、系統(tǒng)停電等嚴重事故。下列關干雷電危險性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雷電電壓極高、能量極大,每次放電持續(xù)時間也很長
B.閃電感應(雷電感應、感應雷)能引起爆炸
C.球形雷(球雷)能引起火災
D.在裝有電視天線的獨立住宅內看電視也存在遭受雷擊的危險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雷電危害。熱性質的破壞作用。直擊雷放電的高溫電孤能直接引燃鄰近的可燃物,巨大的雷電流通過導體能夠燒毀導體,使金屬熔化、飛濺引發(fā)火災或爆炸.球雷侵入可引起火災。
17.靜電危害是由靜電電荷和靜電場能量引起的.下列關于生產過程所產生靜電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電電壓可能高達數干伏以上,能量巨大,破壞力強
B.靜電放電火花會成為可燃性物質的點火源,引發(fā)爆炸和火災事故
C.靜電可直接使人致命
D.靜電不會導致電子設備損壞,但會妨礙生產,導致產品質量不良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靜電危害。在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靜電放電火花會成為可燃性物質的點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災事故。
18.電氣裝置故障危害是由于電能或控制信息在傳遞、分配、轉換過程中失去控制而產生的。當高壓系統(tǒng)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在接地處附近呈現出較高的跨步電壓,形成觸電的危險條件,上述危險狀態(tài)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爆炸 B.異常帶電
C.異常停電 D.安全相關系統(tǒng)失效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電氣裝置故障危害。電氣系統(tǒng)中,原本不帶電的部分因電路故障而異常帶電,可導致觸電事故發(fā)生。例如電氣設備因絕緣不良產生漏電,使其金屬外殼帶電,高壓故障接地時,在接地處附近呈現出較高的跨步電壓,形成觸電的危險條件。
19.保護接地的做法是將電氣設備故障.清況下可能呈現危險電壓的金屬部位經接地線、接地體同大地緊密地連接起來。下列關于保護接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保護接地的安全原理是通過高電阻接地,把故障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以內
B.保護接地的防護措施可以消除電氣設備漏電狀態(tài)
C.保護接地不適用于所有不接地配電網
D.保護接地是防止間接接觸電擊的安全技術措施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間播接觸電擊防護措施。間接接觸電擊防護措施:IT系統(tǒng)(保護接地);TT系統(tǒng)(工作接地);TN系統(tǒng)(保護接零)。漏電狀態(tài)并未因保護接地而消失。保護接地適用于各種不接地配電網。
20.爆炸性粉塵環(huán)境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可燃物質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被點燃后,能夠保持燃燒自行傳播的環(huán)境,根據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可燃性物質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出現的頻率和持續(xù)時間及粉塵厚度進行分類,將爆炸性危險環(huán)境分為( )。
A.00區(qū)、01區(qū)、02區(qū) B.10區(qū)、11區(qū)、12區(qū)
C.20區(qū)、21區(qū)、22區(qū) D.30區(qū)、31區(qū)、32區(qū)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危險物質及危險環(huán)境。根據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可燃性物質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出現的頻率和持續(xù)時間及粉塵層厚度進行分類,將爆炸性粉塵環(huán)境分為20區(qū)、21區(qū)和22區(qū)。
科目 | 單科費用 | 全科費用 | 包含版塊 | 配套資料 | 報名入口 |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 | 網課/直播 1000元 |
網課/直播 3980元 |
課程導學 夯實細講 強化精講習題 實戰(zhàn)模考 |
內部配套講義 歷年真題集 一本通 章節(jié)題 大立智能題庫 |
立即報名 |
安全生產管理 | |||||
安全生產技術基礎 | |||||
安全生產專業(yè)實務 | 網課/直播 1200元 |
科目 | 單科費用 | 全科費用 | 包含版塊 | 配套資料 | 報名入口 |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 | 網課/直播 2000元 |
網課/直播 7800元 |
課程導學 夯實細講 強化精講習題 沖刺進階 考前點睛 實戰(zhàn)模考 |
內部配套講義 歷年真題集 章節(jié)題 一本通 點睛資料 大立智能題庫 |
立即報名 |
安全生產管理 | |||||
安全生產技術基礎 | |||||
安全生產專業(yè)實務 | 網課/直播 2200元 |